面对男性,让女儿缘何成为“惊弓之鸟” |
|
| |
$demons$
实话实说 主讲人:媒体副主编龚女士 女儿丹丹刚上初一不久,就得了个外号“刺猬”。丹丹的性格并没有攻击性,她聪明伶俐、本份、安静,怎么就成了“刺猬”?我问丹丹最要好的朋友思思,思思说“刺猬”的外号是班里的男生起的。我问:“为什么?”思思说:“丹丹总是离男生远远的,从来不与他们靠近。有时候,男生不小心碰到丹丹,她总是‘唉呀’一声双手抱肩地跑开,所以大家就叫她‘刺猬’了。” 听了思思的话,我大吃一惊,我没有想到丹丹在学校这么“另类”。我找到丹丹的班主任,委婉地问:“老师,丹丹有什么与其他同学不同的地方吗?”班主任说:“你放心,丹丹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她聪明、漂亮、学习好,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得都不错。”随后,班主任看了看我的脸色说:“就是……”看她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忙说:“您尽管说!”班主任放慢了语速,字斟句酌地说:“怎么说呢?就是有时候和男孩子、男老师相处的时候,有点像惊弓之鸟!” “老师,她有什么表现呢?” “也许是我观察得不全面、不仔细,”班主任安慰我,“她和女同学、女老师相处时挺正常,但面对男同学、男老师的时候,总是保持一米开外的距离;如果男性离她稍微近一些,她就会步步后退,甚至还会双手抱肩,似乎在防备什么。看得出来,她内心很紧张。” 回到家,我耐心地问丹丹:“为什么要躲着男同学和男老师呢?怎么就不能像对待女同学和女老师一样对待他们呢?” 没想到丹丹睁大眼睛问我:“妈妈,您不是说过要防着男人,穿背心和内裤的地方不要让人碰么?” 我惊呆了,半天才回过神儿来,原来丹丹是受我的“教育”影响啊!于是,我的记忆重新回到10年前我对丹丹进行的“安全教育”。 丹丹一岁半的一天晚上,电视上播放了一位教育专家有关“女孩如何防范性侵犯” 的讲座。专家告诉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重要部位,尤其是背心和内裤遮盖的重点区域。我想,社会这么纷繁复杂,应该从小就对丹丹进行防范教育。那天晚上睡觉前,丹丹又像往日一样,光着身子与爸爸亲昵地嬉闹着,我严肃地为她穿好背心和裤衩,郑重其事地说:“丹丹,从今天起你长大了,以后要永远穿好背心和裤衩,什么时候都不能露给别人看。”刚刚学会说完整句子的丹丹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呢?”“因为坏人太多了,坏人看见了,就要伤害你呀!”“坏人在哪里呢?”“坏人就是男人喽,男人就有可能是坏人。记住,这些地方不能让男人看见,更不能让男人碰。要不,后果很严重的!”丹丹下意识地抱紧了双臂,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 为了巩固教育成果,从那之后,我每天都带着丹丹“复习”:“丹丹,跟妈妈说一下,哪些地方不能让男人看、不能让男人碰?”每当这个时候,丹丹总会条件反射似的抱紧双臂。从此,无论天气有多热,丹丹都没有再脱过内衣,而且上厕所和洗澡时开始有意识地回避她爸爸。 这几年里,我几乎时时将这样的“安全教育”挂在嘴上,我以为这是好事,可以让她更加懂得保护自己,却没有想到有一天竟然会让她对男性产生了恐惧! | |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亲子间的信任危机 |
|
文章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