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少女应对性骚扰 |
|
| |
$demons$
“宝贝儿,当心咬人的狗” “知道了,妈妈,我会小心的” 这是每晚女儿与同伴外出或纳凉时,我必叮咛的一句话。 什么是咬人的狗?我说的绝不是宠物狗,是躲在角落里、人群中,向少女进行性骚扰的人,甚至可能对女孩子进行性侵犯的人。他们可能是陌生人,也可能是熟人,甚至可能是亲戚。我是在提醒已经成为亭亭玉立的少女的女儿,远离危险,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也许有人会说:时间晚了,就不要让女孩子出门,即使出门,也要有成人的保护。 我的回答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我们不能因为过马路可能被撞,而不外出;也不会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不吃饭;但却有许多年轻的妈妈,因为女儿可能遭遇性骚扰,而阻止女儿与同伴外出纳凉、游戏。剥夺女孩子独立、完整的成长的权利,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从10岁左右开始,就非常渴望脱离成人的视线,与伙伴们单独玩耍,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时时紧跟,步步不离,那样孩子看到有成人在周围,一方面,玩得不自在,另一方面, 还会放松警惕,弱化人与生俱来的防御能力。 这样不仅会使孩子,失去了在月光下和同伴玩耍的乐趣,最关键的是使女孩子弱化了女性特有的,通过几万年形成的,并通过基因遗传的感觉危险、防御危险的能力。 对过马路的问题,我们会叮嘱孩子,如何小心;对于食品,我们会告诉孩子如何鉴定;唯独对性骚扰,和性侵犯,这类处于青春期初期女孩子最可能遭遇的危险,妈妈们讳忌莫深,防御的办法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恐吓孩子”不要出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是去培养孩子独自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敢于面对危险的勇气,而是要孩子“不能信任”。不能信任自己、不能信任朋友、不能信任社会,培养一个在生活中极没有“安全感”的孩子。 第二个:自己步步紧跟,充当“保镖”角色。 实际上,作为母亲,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不是女儿的影子。 不必这样,因为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是很多的,应该做一个有心妈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孩子的能力。 1、了解常和孩子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 要了解自己孩子所属小团体的每个成员,他们的家庭地址、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和品行。还有要了解,这个小团体的成员,是否还属于另外的小团体。另外的小团体的成员的类型。 2、告诉孩子:哪里能去,哪里不能去。 比如公共广场、人流多的地方、有警卫执勤的地方、有照明设施、安装有摄像头的小区、自己居住的小区,是可以去玩耍的地方。不能去的地方有:任何一个地下室,包括自己居住的小区的地下室,甚至自己家的地下室、建筑工地、不熟悉的小区。 3、帮孩子分析“小团体”每一个成员的家庭背景。 因为小学、初中的孩子,住在附近的较多,我们对不同社区基本都有了解。了解家庭背景的目的,是因为,孩子免不了去同伴的家,同伴的家庭常驻的家庭成员都有哪些?是否有会对孩子构成威胁的人?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生活态度,是否有酗酒、赌博等生活恶习?都是我们界定是否危险的指标。特别注意有酗酒、赌博恶习的家庭,不仅不能去,还要注意来自这样家庭的孩子,也会染上很多恶习。 4、通过QQ签名了解自己孩子的伙伴。 孩子大多有自己的QQ群。QQ签名、QQ空间上发表的言论 这些都属于公开的信息。很多孩子因心情的变化,经常会更新自己的签名,而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微笑“是写在脸上的。比如:一个孩子的QQ签名是:爱拼才会赢。说明孩子是个比较有斗志的孩子。还有:蹲下来抱抱自己。说明这个孩子很需要关爱。还有:转角遇到爱。说明孩子正可能有心仪的异性的小伙伴。 5、对自己的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合作伙伴、同事也要教会孩子鉴别,哪些人可以信任,有怎样的表现。哪些人不能信任,又有怎样的表现。哪种场合下,说什么话、有什么行为、什么样的眼神是在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比如:当着孩子的面讲“黄段子”的人,眼睛盯着女孩子胸部、或盯着其他女人胸部的人。是最不能信任的。 假如一个很熟悉的朋友(男性)在没有争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对孩子说带她去看电影、或去买东西,这样的人就很危险。 6、自己的家庭成员,特别是家庭成员比较多的家族,对家族成员也要鉴别,在我们的工作中了解到,10岁左右的女孩,遭受最多的性骚扰多来自自己的亲戚,也就是家族成员。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样不是更加“草木皆兵“吗? 培养女孩子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通过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可以感到危险的来临,最大调整自己的应激能力,使孩子能百米之内“闻到坏人的气味”这才是我们要做的、能做的。 但是,这恰恰是我们可以做的。也是应该做的。 | |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