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也需要心理关怀 |
|
| |
$demons$
在常人眼里,他们是财富的化身,声名显赫,春风得意,拥有知识、智慧、激情和勇气,引领着时尚,他们理所当然地会拥有人世间最浪漫的生活和最多的幸福感。这就是近20多年来崛起的中国企业家群体。 然而,耀眼的光环却遮盖不住深藏其后的焦虑、孤独和惆怅:他们中自杀者有之,杀人者有之,发疯者有之,逃遁者有之,犯罪者有之,郁闷者有之……在今年新年伊始的短短7天间,同为亿万富翁的山西运城鑫龙稀土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恩龙与陕西金花集团副董事长徐凯,就先后以跳楼和上吊的极端方式结束了其52岁和54岁的悲情生命!《经理人》杂志对企业家生存状态的专题调查中,竟发现他们有“25种锥心之痛”!更令人震惊的是,来自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数据表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竟有1200多名企业家因种种心理障碍走上自杀之路,而这还仅仅是有文字记录的一个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但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存在着心理障碍,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 其实不懂我的心 其实,看似神秘的心理问题,如同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碰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完全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在全球只占9.5%。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存在心理障碍的比率也高达20%左右。那么,我国企业家的心理问题到底有多重呢? 姑且撇开那些以极端方式寻求精神解脱者,我们权且来一起观察那些带着种种“心病”而富有或曾经富有的活人: 温州市一位私营业主,十几年的商海拼搏,积累下上亿身家。但在一次宴请客人时,却突然脸色发白、大汗淋漓,此后,他一旦置身于人群中就会反复发作,每天出门都要熟人陪伴,老是担心有人绑架他,街头乞丐的“自由自在”居然成为他羡慕的生活。后经诊断,他患上的是“广场恐怖症”。 国内著名的摩托车生产厂商之一郑某,正当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袭来,双手抖个不停,浑身大汗淋漓,然而,医院检查却未发现异常,注射镇定剂后很快恢复正常。从此以后,伴随着他这一症状的反复发作,莫名的火气便不由自主地发向下属,一时间公司人心惶惶。后经心理医生诊断,才发现是得了焦虑症。 北京一《福布斯》上榜富豪,在一家顶级夜总会内潇洒时,忽然精神失常,猛地将一扎扎钞票朝旁边的小姐身上砸去,嘴里还狂吼着,“拿去!都拿去!都是你的……” 在湖北,有一位家财万贯的老板,三天两头在迷离的夜色中将自己关在家里,充满激情地偷用妻子的化妆品在身上乱涂,然后满屋子乱跑,折腾累了,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第二天依然衣冠楚楚照常到公司发号施令。 人尽皆知的“首富”牟其中,当年倒腾飞机一战成名,于是以为天下商人,惟己第一,自我极度膨胀,患上了严重的偏执症,扬言要炸平珠穆朗玛,让印度洋上上空的暖湿气流滋润中国西北干旱地区,云云。不久前他在狱中公开表示,当时他“90%的精力要被迫去应付环境的压力。” 自从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权朝鲁教授主持开通了“权教授心理咨询热线”以后,盼望获得心理援助的企业家,便呈现出越来越多之势。南方有一女企业家在来信中诉说,“晚上经常睡不好觉,心情烦躁不安,有时甚至觉得人活着到底图个啥”,心中的阴影挥之不去。 的确,企业家们从无到有的掘金故事和各种各样的商战传奇往往容易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但他们光鲜背面的焦虑、孤独和苦闷乃至绝望却鲜为人知。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所做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患有心理疾病的企业家“有时出现”或“经常出现”“烦躁易怒”症状的占70.5%,“疲惫不堪”的占62.7%,“心情沮丧”的占37.6%,“疑虏重重”的占33.1%,“挫折感强”的占28.6%,“悲观失望”的占16.5%。事实上,据业内专家分析,患有心理疾病的企业家,大都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等项上,明显高出常模值;大都深感事务繁忙,时常对工作产生厌烦感,心情恶劣,心力疲惫;大都缺乏知心朋友,亲情淡薄,内心孤独,缺乏安全感;大都精神疲劳,幸福感淡薄,有的焦虑不堪、抑郁缠身,有的则最终淡出江湖,甚至一死求解脱;一部分则人格分裂,公众面前形象高大完美,却心里阴暗。 某媒体与重庆市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完成的对全国数百个企业家的抽样调查表明,59.77%的被调查者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6.78%的被调查者有较明显的心理障碍,其中有明显抑郁症或躁狂症等心理疾病的占5.78%。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一些企业家的心理问题涉及人数之多,范围之广,感染程度之深,影响之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 |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成功人士必备的五大EQ |
|
文章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