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亚莉心理绿洲->首页->亲子关系
减少和化解逆反心理的技巧
时间:2011-11-8 10:04:18 来源:山西心理咨询网 作者:卫亚莉 访问次数:关闭
$demons$

孩子对于父母的建议、意见和批评,在心理上常常持抵触和排斥的态度,甚至可能在行为上对抗。“反其道而行之”,这种逆反心理在青春期前后的孩子中很普遍,这是许多父母非常头疼、难于应付的问题之一,处理不好,可导致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出问题,甚至引起亲子关系的冲突和恶化。

首先父母需要对孩子的逆反心理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逆反心理是心理发展的需要: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是有积极意义的,不完全是消极、不良的现象。这是个体自我意识分化和独立性发展的一个必要过程,对于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如果父母包办而青少年没有逆反心理,结果使青少年完全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一般来说,两岁的孩子就可能出现逆反心理,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可能变得日渐明显,这个问题在青春期前后会更为突出。

过度的逆反心理需要重现:

但是逆反心理过强,会造成亲子之间的沟通障碍和关系恶化,并且可能对孩子的行为带来负面的影响。强烈的逆反心理不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容易造成亲子冲突,也不利于孩子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认真对待。

减少孩子的逆反心理重在父母方法的调整:

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主要见于两种家庭:一是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以批评、否定和处罚为主,人的消极想法和体验可以造成情感中枢——深层边缘系统过度活跃,从而引起紧张、焦虑、抑郁和恐惧等情绪,因此孩子从情感上拒绝父母,对父母的教育从内心抵触和反抗是很自然的事。二是父母过度保护和干预,什么事情都想包办,替孩子做主,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去思考、决策和行动,这样孩子会感觉自己不是生活的主人,体验不到能力和自我价值感。

对于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首先需要省察,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有哪些方法不当,找处在什么情况下,或者用什么方式时孩子的逆反心理比较弱,沟通比较好。有意识的控制容易造成负面情绪的不当方法,找出适合于孩子心理特点,能够调动其积极情绪,激发动力的方法,逆反心理自然就弱了。

1、父母应避免对孩子的行为过多的不必要的限制,尊重孩子,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对待孩子,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去自由探索,这是从源头上治理逆反心理和反抗行为的办法。让孩子感受到被了解、被接纳、被理解,这样可以是孩子的情感中枢稳定,大脑中的5-羟色胺充足,对父母的逆反心理自然也就减弱了。

2、让孩子先说“是”。人际关系大师戴尔·卡耐基在剖析人性弱点时指出:人的思维有惯性,当你的思维朝某一方向倾斜时,就倾向于一直延续下去。我们如果牢记这一原理并巧妙地加以利用,就可能有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具体来说,和孩子谈话或讨论问题时,不要一开始就批评孩子,或反驳孩子的意见,那样会将双方的观点对立起来,接下来你说什么孩子都可能说“不”。相反,尝试先谈论一些你可以和孩子达成共识的话题,营造和谐愉快的谈话氛围,让孩子在余款的情绪中,从心理上接受了父母。一旦从心理上接受父母,对父母的观点就会认同和接受,在此基础上再逐渐过渡到双方可能存在分歧的话题。此时,由于前边的谈话氛围和心理定势做基础,孩子对于父母有分歧的问题反映就不可能太强烈,双方的沟通就容易进行下去。

上一篇: 爸爸错了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
姓 名:
请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内 容:
验证码:

地址:平阳路98-1号(长风街南200米路东)一品嘉园一号楼四单元202   电话:0351-4250666 邮编:030006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