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亚莉心理绿洲->首页->亲子关系
跟孩子订个“契约”
时间:2012-3-24 9:14:54 来源:心理学空间 作者: 访问次数:关闭
$demons$

  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卢梭曾提出一个观点: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在他之前,没有人这样说,因为老师历来是管学生的,学生只能是被管的,学生怎么能跟老师订契约呢?那样不是把老师贬低了吗?

  什么是契约?契约就是双方经过谈判,共同同意的一种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约定,它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像小孩子们一起玩弹玻璃球、跳房子之前大家"说好"的规则,就是一种口头契约,玩扑克牌,先说好,谁输了就钻桌子、在脸上贴纸条,也是契约。大的契约,如中国要买美国50架波音飞机,要先订合同,谈好条件,价格是多少,交货时间等等都写进去,双方必须遵守,不得违约。契约本身带有一种平等的性质,因为它必须是双方都同意的。契约也有不平等的,但那是例外情况,像当年英国打败了清朝,逼着清政府割让香港,还把这写进"条约"里。

  现在在多数的发达社会里,不但师生之间包含着这种契约关系,连家庭里也有不少这种契约关系,如夫妻结婚之前先订个契约,怎样处理婚前各自的财产,父母与子女之间订的契约,则比较多地带有教育性,大多是为了训练孩子的行为而订的。

  在美国的一个再婚家庭,少年阿尔伯特是个非常不听话的孩子,他与继父关系很紧张,平时对继父总是蹦着脸,对立很严重。甚至为一点小事用菜刀威胁继父,吓得继父找来警察管他。后来,家采用订立契约法,解决了这个家庭的问题。心理学家了解到阿尔伯特特别喜欢开汽车,希望自己有一部汽车。就让他的继父用400美元买了一部旧汽车,之后和阿尔伯特订立了这样的契约:

  继父借给阿尔伯特400美元买一部二手汽车,以后每周支付5美元,但只要做到下列各项就可充抵5美元:(1) 周日到周四晚上能留在家里,或在9:30之前把汽车钥匙交给继父(每晚4角);(2) 周五、周六晚上能留在家里,或在12:00之前把汽车钥匙交给继父(每晚6角);(3) 每周一次,在白天(具体时间由阿尔伯特自定)把门前屋后的草坪修整好(每周6角);(4) 周一到周五每天晚饭前把家里养的狗喂好(每次1角);(5) 每天6:30前回家吃晚饭,或按早上母亲说的时间按时回家吃饭(每次5分);(6) 早晨离家前,最迟不超过中午,收拾好房间(没天5分)。

  如果阿尔伯特做不到怎么办?放心,契约里也写得很明白:不能做到上述条款,就要给处罚,具体办法是:(1)按不能做到的条款的价值,对阿尔伯特在下周限制使用汽车,每缺5分钱就限制15分钟;(2)上述限制由继父执行;(3)如果什么都做不到,则在下一周完全剥夺汽车使用。

  如果阿尔伯特做了其他的好事情,他可以向继父和母亲提出来,商量这些好行为的价值。契约双方只要提出要求,均可以修改甚至重新订立契约。

  这份契约还真灵验,从此以后,阿尔伯特很快地改变了他不听话的行为,为了尽快地得到这部汽车,他还表现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好行为,他与继父之间的关系也变好了。等到这部汽车属于阿尔伯特自己所有之后,他与继父之间已经建立起亲密的联系。

  在家庭教育中,有些家长常常觉得孩子有许多缺点,如不爱学习,不听话,跟家长顶嘴,任性,固执,不爱劳动,不关心父母,出门不通知父母到哪儿去,等等。而有的孩子觉得爸爸妈妈说话不算数,答应的条件又变卦取消,因此父母子女之间形成对立。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订立契约的方法,既能规范孩子,也能规范父母,而且能够建立起父母-子女之间一种关系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孩子的公平、公正意识以及遵从正确教导的行为习惯。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孩子的很多坏毛病,像任性、固执、懒惰、自己管不住自己等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发表评论:
姓 名:
请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内 容:
验证码:

地址:平阳路98-1号(长风街南200米路东)一品嘉园一号楼四单元202   电话:0351-4250666 邮编:030006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