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闹心的垃圾宝贝 |
|
| |
$demons$
明明11岁,上小学五年级,是一个天赋不错的孩子,且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但这个看起来聪明绝顶,口齿和思辩能力超前的宝贝,一年来得了一种怪病:家里不用的废物,大到打破的碗和杯子,牙刷、牙膏皮、牙膏盒、各种生活物品的大小包装,小到一张草稿纸,甚至是铅笔削,他都不允许父母扔掉,而要分门别类地精心收藏起来,口口声声称为宝贝。 刚开始父母以为他是邋遢,不讲卫生,乘他不在,把他的收集的这些破烂扔了出去,令他们想不到的是,儿子回来知道后,象疯了一样冲向垃圾堆,不顾脏和臭拼命在那里扒拉,直到一样一样把他的那些“宝贝”全都找回来才算。 因为儿子这种不正常的收藏癖好,明明的父母和他经常发生冲突,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出身在知识分子家庭,比较讲究体面和卫生,多少年来他们一直为自己儿子的外貌和聪慧而欣慰和自豪,现在儿子把那些从垃圾堆检回来的东西就放在自己的房间,把家里闹得乌烟瘴气,实在让他们不堪忍受,在邻里面前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前一段他家搬到一套大房子,但精心设计装修的新家,被十几个大大小小装满垃圾的纸箱占据,他的父母心口堵了块大石头,一看到他的这些“宝贝”就喘不过气来。 这些使他的父母很害怕,他们担心儿子的精神是不是出了问题,他们在书店看到了我的书,又上网查到了我的网站,因此千里迢迢带他前来太原接受心理治疗。 听了他们全面的情况介绍,我已经可以确定,明明患的是儿童强迫症。 我给明明做了催眠治疗,以了解他为什么会有如此严重的分离焦虑和不安全感,这些破纸片、破纸盒、碎碗片和扣子等对他有什么意义,以及他的心理何以会对这些物品产生强烈依恋的内在动因。 明明从小他没有上过幼儿园,一直是奶奶爷爷带他,天天一个人在家玩玩具或看动画片,很少出去;上学后,爸爸成天接送,回家后父母不让出去和小朋友玩,他小时候父母和奶奶爷爷都经常给他买玩具,他的房间都摆满了,也许是因为这些玩具太多,而且想要什么马上就能够得到的缘故,他在幼儿园时经常会丢玩具,或者故意把不喜欢的玩具弄坏,爸爸妈妈说他,他也不当回事。 他从2-3岁开始就天天看动画片,他特别容易幻想,分不清楚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记得在8岁时,有一次看了一部动画片,里边的好多玩具玩着玩着就变活了,有生命了,那种印象特别深刻,以后对那些玩具就有了特别的感觉,不再敢随意弄坏,即使坏了的,我也不敢扔掉,觉得它们是我的好朋友。 “大概在我上2、3年级的时候吧,有一天在家做作业,我削铅笔,当转笔削一圈一圈地削出铅笔削的时候,我突然感觉他们也是活的,是有生命的,不敢把它们扔到垃圾筐里,于是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收起来,包好放到书柜里。后来,我的草稿纸,用过的圆珠笔芯,家里的很多爸爸妈妈眼中的垃圾我都不让他们扔,因为这没少让我爸妈骂我,可是他们越骂我,我越不能扔掉这些宝贝,它们对我越来越重要。 这个看似幸福的孩子,内心是多么孤独啊,他没有朋友,也没有机会和他的同龄人交往,只能借助这些铅笔削和废纸片废纸盒,来构筑自己的梦想世界。 我向明明进一步探询:“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它们为宝贝的?” 明明说:“我的父母一点也不理解我,他们和我不在一个精神起跑线上,我在学校和同学或老师有矛盾或不愉快,回来本来想和他们说说,发泄一下情绪,但我一张口,他们就说:‘不用找客观原因,肯定是你有问题,自己先检点。’弄得我气上加气,最后我只能把自己封闭起来,有什么事情不和他们说。 “其他同学养猫和狗,有什么苦恼可以和他们的猫咪和狗狗来发泄,可我的父母不让我养,怕狂犬病,我想养鹦鹉,他们又说怕鹦鹉热。他们这也不行,那也害怕,可就苦了我了,我在学校里和同学生气,回来没有地方发泄,憋死我呀,后来有一天对着牙膏盒说说我的心里话,没想到挺管用,它就象一个朋友一样静静地听我说,不象我爸爸我妈,听不了两句就得骂我。 后来我越来越觉得这些废弃的物品都是有生命的,我就每天对着它们说说我的心里话,发泄一下情绪,真管用,一说说就不生气了,而且非常安全,你和它们说什么,它们可以为你守口如瓶,说什么它都可以倾听,不会反驳你,也不会伤害你。渐渐地它们对我越来越重要,有时候觉得这些宝贝比我爸爸妈妈还亲。那些东西和我在一起的时间越长,越害怕丢。” 对于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我非常重视他们的成长背景,特别是家庭内部的亲子关系,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中我发现,很多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都源于父母不恰当的爱,是亲子关系存在问题和障碍的结果。 在对明明进行个体辅导时,我感觉到他对父母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也了解到他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出于这种考虑,所以对于明明的治疗,应该包括情感层面、症状层面和亲子关系层面的干预,多管齐下,综合调节。我为他的家庭安排了一次系统家庭治疗。 | |
上一篇: 丈夫得了疑病症 下一篇:没有了 |
|
文章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