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偷窃撒谎,只因太寂寞 |
|
| |
$demons$
(图片摘自互联网)
牛牛今年11岁,上四年级,他长得虎头虎脑,浓眉大眼,说话得体礼貌,大大方方,在心理会谈室初见面就觉得挺招人喜欢的,但他爸爸一开口,我在心里吓了一跳:他神情严肃是地说孩子是“贼”,不可救药。我请他慢慢道来。爸爸说,他经常把家中东西诸如爸爸妈妈的书等“偷”出去给人,父母为此多次打骂都改不了,另外经常从家里“偷”钱买零食,或和同学玩游戏机。父母每次发现追问他都撒谎,必须打他骂他最后才坦白。特别严重的是,最近他把小姨值数千元的钻戒也“偷”出去给了人。父母为此简直在亲友们面前都抬不起头,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很优秀,自己却这么失败,对工作也造成影响,现在夫妻已经商量好将孩子送回老家交奶奶看管。爸爸有些不忍心,带孩子前来心理咨询。 征得家长同意,我和牛牛先单独进行会谈。我问他刚才爸爸说的是不是事实?他回答“是”。我请他谈谈为什么这么“傻”,要“胳膊肘往外拐”?牛牛告诉我,“妈妈是工会干部,工作很忙,晚上常常很晚才回来,对我不太关心,爸爸也忙,他和妈妈的情感有些问题,心情不太好,一回来对我的学习不满意就骂我打我。我在家里挺不快乐的,下了学老是一个人在家,我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和他们在一起我才快乐。所以我就从家里拿东西给他们,拿钱买零食和他们一起吃,还有玩游戏机。”“你知不知道小姨的戒指值很多钱?”“我不知道,那天回家下大雨,我正好忘了带钥匙,进不了家,我就去门口的店里避雨,那个叔叔对我很好,我说要谢谢他,下午就拿了戒指给他,不知道闯了大祸,更想不到他不承认我给过他戒指。”“为什么经常撒谎呢”?“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怕爸爸生气,更怕爸爸打我。”“但最后呢,是不是每次都惹爸爸生气,你也还得挨打?”“是的。”牛牛很聪明,领悟力强,通过进一步的交谈他明白了,和同学、小伙伴玩是合理要求,但友情不能要用物质去交换,他看到了自身的很多优点,在这个基础上又认识了私自从家里拿钱物、撒谎和玩电子游戏机对自己将来的隐患。 爸爸对儿子在会谈中取得的进步既高兴又有些怀疑,担心会不会“说过了,可下次又犯了”,我提醒他,别忘了孩子仅仅11岁,在他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起伏,在他改正缺点错误的道路上有肯定会有反复,重要的是要爱他,关心他,鼓励他,唤醒他身上还沉睡着的资源。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对于牛牛的行为问题我并不感到棘手,但对于他的家庭,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 | |
文章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