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莉心理绿洲->首页->职业心理
失落的天堂--会诊中国企业家心理健康问题
时间:2007-12-6 9:28:37 来源:网络 作者:郑国中 编辑:赵婧 访问次数: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常常使企业家时刻感到危机四伏,精神焦虑

  1993年,广东省茂名市一位年仅29岁的企业家冯永明,在家中用水果刀割腕自杀,原因是,在此前的3个月,他一手创办的永丰面粉厂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他本人因此也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其在遗书中留下的一行文字触目惊心:“现实太残酷,竞争和追逐永远没有尽头……我将在另一个世界寻找我的安宁和幸福。”  

  2001年3月29日,香港一名41岁的银行女经理郑宝贤生意破产,欠下巨额债务, 当日上午跳楼自杀。据其哥哥透露,她患有抑郁症,曾经多次自杀。 

  市场经济优胜劣汰乃是自然规律,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常给企业家一种风云突变,朝不保夕的危机感,面对已取得的成功,他们害怕失败。一位经理人曾慨叹,“我被卷入了疯狂的竞争中,这种竞争的残酷在于把跑得最快的人拉出来再比赛。就像奥运会比赛,最后只能有一个冠军,其他人都是失败者。你必须爬到金字塔的顶端,想不干的时候,连退路都没有!”而一些背运的企业家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后,心中难免失去平衡,以至于走极端,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职业的特殊性使企业家对世态炎凉有着更为深刻的体验

  心理学家通过丰富的临床实践发现,影响企业家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人际关系的困惑。据报道,一位青年企业家找到心理医生说:他创办了一个企业,对职工和一帮铁哥们都很讲义气,但他一倒霉,他们说散就散了,他实在想不通,以后也没法再相信别人,甚至产生了报复心理。 

  其实,不管是成功的企业家还是失败的企业家,在他们从商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体验到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有专家分析,与一般人的体验相比,企业家的孤独更深刻,危害性更大,它除了影响企业家本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外,严重的还会导致企业家滑向悲观主义的深渊,对周围的一切都抱以怀疑的态度!  

  压力、竞争、劳累、焦虑常使企业家深感身心疲惫,难以承受   

  在外人看来,董事长、总经理的名头既响亮又威风,但这背后却是多少个不眠之夜和怎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呕心沥血,精神的弦总是处于紧绷的状态。“有时候,工作就像一场接力赛,在奔跑的过程中,我朝向目标健步如飞,根本顾不了那么多事,流下的只是汗水,听到的只是自己的呼吸和脚步声,看到的只是前面的对手”。在此情况下,不管企业家本人的意志多么坚强,都难免有招架不住的时候,也正因如此,在对心理存在障碍的自述原因中,近七成接受检测的企业家认为是“工作太累,压力太大”,其中68%的企业家说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

  的确,面对客户挑剔的眼光,面对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面对“社会精英”的角色期望,不少企业家往往载不动许多愁,心理不堪重负。事实上,一个人一旦选择了以企业家为业,便意味着他的一生从此将与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结伴而行,再也不得轻松。由此,企业家也就不得不比一般人承受更大的压力,而当这个压力超过他所能承受的极限时,他们就会面临坠入深渊的危险。据专家分析,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前总经理方宏,为什么自杀身亡10多年,但在业界和精神病学界所引起的震撼至今仍然不能平息,说到底就是因为企业家身上的压力之大第一次显现得如此惨烈!更耐人寻味的是,一位企业家因犯罪而身陷囹圄,但他却说: “我心里终于可以解脱了,我不用再承受社会给予我那么大的重压了,我终于可以为自己而活了!”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好企业家成恶人”的悲剧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的深层次原因。 
家庭的变故和不幸严重地影响着企业家的心理健康

  2001年10月15日,北京一个装修豪华的办公室内,金锐千翔通讯公司董事长祝凤生突然从窗口跳了下去,在对其死因的调查中发现:他的妻子和 6岁的女儿被入室行窃的歹徒杀害,此后他变得十分沉默,与周围人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客户也基本是由助理、经理们接待。其秘书回忆说,很多时候,她送文件进去都不敢出声讲话,把东西悄悄放下便退出来。 

  而据媒体报道,前文所提到的张良,其自杀也与家庭不幸有关。原来,早在1999年他的妻子就因车祸去世,留下一个7岁的女儿。他一方面要应付业务上的各种事务,一方面又要照顾女儿,精神的弦越绷越紧,渐渐患上抑郁症并最终走上绝路。   

  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家人对他人、对社会、对人际关系和人性道德等各方面的基本看法,也深刻地影响并决定了一个创业企业家心理健康的基本面和基本色彩,亲情减少引起心理失衡自然难以避免。据学者调查,在有心理问题的中国企业家中,11%的人有过失去亲人的经历,包括父母、妻子(丈夫)、儿女, 13%的人出现过婚变,7%的人童年生活十分不幸。接受调查的企业家90%以上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家,希望自己的配偶能够理解自己,做自己的知己。“家庭与事业产生矛盾,我感到难以两全,内心备受煎熬。” 这是一种典型的心态。而与此对应的,是那些心理健康的企业家,往往都有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 

  传统偏见及自身为成功所累也导致企业家的心理矛盾加重

  2003年8月17日下午3时许,兰州市亿万富豪刘恩谦在自己的寓所遭致枪杀。而在此之前,早有温州亿万富商周祖豹、香港富豪林汉烈、山西富豪李海仓等数位民营企业家相继被杀。种种迹象表明,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仇富心理也在逐步滋生,而这无形中也加重了一些企业家的心理负荷。 

  另一方面,企业家自身对心理疾病也存在偏见。调查发现,由于受“精英人士”带来的双重人格影响,患上心理疾病的企业家有90%的人不会觉察自己已经患病,而在患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企业家中,有90%以上的人不愿去看心理医生。接受过4000多例心理咨询的瞿伟医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家往往对看心理医生有着根深蒂固的误解,觉得这是很不光彩的事。加之企业家群体处于社会上层,领导着成百上千的员工,需要维护自己的权威形象,因此更加不愿就诊,而这却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

[ 打印文章 ] [ ] [ 关闭窗口 ]
用户:
更多评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言:
验证码:
新闻搜索

标题:

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